3月10日,天定山滑雪場封板;
3月11日,廟香山滑雪度假區宣布夜場滑雪停止運營,日場滑雪正常開放……
隨著最近幾天氣溫的大步回升,2020-2021年這個雪季,即將到了與我們揮手再見的時刻了。
回顧這個雪季,僅僅在2021年春節期間,長春市就接待游客355.6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3.46億元。其中,長春冰雪新天地接待游客8.33萬人次,長春世界雕塑園接待游客3.62萬人次,神鹿峰景區接待游客1.9萬人次,廟香山滑雪場接待滑雪者1.3萬人次,天定山滑雪場接待游客1.3萬人次,蓮花山世貿滑雪場接待游客約0.64萬人次……
都說,冬奧在北京,體驗在吉林!
在搶抓“冬奧時間”黃金機遇期里,作為吉林省省會城市,長春已培育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冰雪經濟體系和冰雪消費文化,冰雪產業在走出長春新路徑的同時,迎來了向冰雪經濟躍升的新階段。
以“都市冰雪”為核心,打造冰雪經濟發展新格局
長春作為冷資源的集聚地,年均最低氣溫-22.4℃,積雪期近半年,冰雪資源得天獨厚。
如何充分發揮自身的冰雪優勢,將自然資源轉化進而形成為冰雪旅游發展優勢?長春市早早對此進行了深入的思考。
“乘著2022年冬奧會的東風,長春市將冰雪經濟確定為全市大力培育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戰略任務。”長春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產業發展處處長李鎮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長春市緊緊圍繞冰雪經濟發展,積極謀劃出臺相關促進支持政策,為冰雪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政策保障。早在2016年11月30日,長春市率先在全國同類城市中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制定出臺了《關于做大做強冰雪和避暑旅游產業的實施意見》。2020年10月27日,又以市委、市政府兩辦名義印發了《長春市關于大力發展冰雪經濟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市冰雪經濟持續發展,實現冰雪旅游經濟快速發展、冰雪場地設施更加完善、冰雪運動人口形成規模、冰雪競技水平大幅提升、冰雪裝備制造跨越提升等五大目標。
“這兩個作為發展冰雪經濟里程碑式文件的出臺,為全市冰雪經濟搶抓機遇、釋放優勢、積極作為和實現鞏固基礎、應對挑戰、打造品牌、跨越發展確定了行動綱領和提供了政策保障。”李鎮說。
如今,長春市冰雪經濟發展確定了以打造“都市冰雪”為核心,依托“吉林雪博會”和“長春冰雪節”雙平臺,主打“冰雪體驗”和“都市文化”雙特色,形成“感受冰雪自然”和“體驗冰雪生活”雙延伸,實現了冰雪產品全面開花、冰雪活動全域發展,游客接待量逐年遞增,市場規模逐年擴大,構建了全域化布局、多層次體驗、可持續推進的冰雪經濟發展新格局。
1小時冰雪旅游圈帶動冰雪產品全面開花
做好“雪文章”冰雪產品是關鍵。
“天定山滑雪場距長春城區和機場均為15分鐘路程,是長春市擁有雪道最多的滑雪場,與滑雪場相距不到3公里的天定山民宿,提供有冰雪主題、東北民居、高端木屋等特色民宿。”長春天定山旅游度假小鎮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馬全說,最近幾年,長春市的滑雪場、冰雪娛樂設備以及與之相配套的旅游接待服務設施相繼完善,各滑雪場的接待能力在逐年提升,雪具、雪道、滑雪器械及住宿、餐飲等相關配套服務設施的建設也在逐年加強。
不止是天定山滑雪場,離長春市中心最近的凈月滑雪場,周邊已有50余家酒店,直線距離在6公里以內,三星級以上有近10家。
除此之外,長春冰雪新天地、長春世界雕塑園冰雪新樂園、凈月雪世界、神鹿峰旅游度假區四大冰雪景區,距離市區最近的僅約10公里;國信南山、御龍、凱撒森林、天怡、關東文化園等溫泉,1小時左右均可到達;市內的南湖公園、長春公園等重點公園、廣場以及重要街路、商圈更是遍布冰雪作品。
如今,全市冰雪產業從布局到休閑娛樂設施、餐飲住宿,基本滿足了不同層次游客的需要。隨著空間布局的逐步完善,長春現代化都市圈交通網日新月異,完成了長吉北線改造、長吉高速拓寬、機場快速路建設,實現與公主嶺城際通道通車,全市軌道交通2號線貫穿城市東西,與地鐵1號線構成軌道交通“十字”骨架,加快推進交通大環線“1小時經濟圈”建設。
可以說,在長春,“1小時經濟圈”范圍內,以冰雪旅游產業為核心的景區、場館等遍地開花。
“冰雪+”力促單極冰雪多極拓展
釋放冰雪市場消費潛力,離不開的是全民的參與。
如今,一年一度的長春冰雪節已經成為蜚聲中外的著名冰雪盛會,每年推出的百余項冰雪活動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參與;
2020年12月,長春冰雪新天地接連拿下由WRCA世界紀錄認證機構認證的“世界最長的冰滑梯”“世界最高的火炬冰雕”和“最大規模的冰雪主題健身操(多場地)”三項世界紀錄……
在“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號召的引領下,長春的冰雪產品從單極旅游向文化、體育、教育等多極拓展,將冰上運動和雪上運動相結合,形成了系列化的冰雪資源優勢。
“通過持續開展的以‘全民上冰雪’為主題的群眾性冰雪活動,我們推出冰雪惠民卡、中小學生滑雪體驗卡、文旅冰雪消費券、市民卡APP線上優惠等等,擴大了參與冰雪的群體數量。”李鎮說,多年來,長春還形成了長春凈月潭瓦薩國際滑雪節、長春冰雪馬拉松、長春新年音樂會、長春冬季農博會、“游長春美景 享幸福生活”冬季公益主題游、“冰雪進機關”雪地穿越賽、長春市百萬學子上冰雪、長春市全民上冰雪、元宵節秧歌大賽、少兒冰雪文化藝術節等十大冰雪品牌活動,擴大了參與冰雪的群體數量。
除了滑雪、賞雪、玩雪外,品美食、購年貨、逛大集等一系列產品,長春還開展了以冰雪為主題的交響音樂會和系列演出,更是極大豐富了全市冰雪產品體系,吸引數十萬計的市民和游客參與。
2020年—2021年雪季,長春市發放的近2000萬元的惠民冬季文旅消費券,更是燃炸整個雪季,讓企業、消費者共同感受冰雪激情。
采訪中,中國吉林網也了解到,長春作為“冰雪體驗之都”,以冰雪節為平臺,冰雪項目投入逐年擴大,經貿洽談、招商引資的規模和效果逐年遞增,吸引了大量市民及省內外游客,游客接待總量、旅游總收入逐年遞增,有效帶動食住行游購娛等各相關行業發展,形成巨大的泛產業鏈,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調查數據顯示,2017—2018冰雪季,為期100天的長春冰雪節累計接待海內外游客1462.18萬人次……在疫情常態化的2021年春節,長春市共接待游客355.66萬人次,同比2020年增長183.01%,實現旅游收入43.46億元,同比2020年增長171.79%。
“冷資源”變成“熱產業”、“白色冰雪”換來“真金白銀”。
2020-2011年這個雪季雖然即將過去,但長春市大力發展冰雪運動、做大做強冰雪經濟,并將此作為加快補齊經濟結構短板、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重中之重的發展思路仍在加速推進,冰雪經濟也必將為長春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培育新的增長極,為現代化都市圈高質量發展賦能。(記者 王昕)